您当前的位置: 新闻详细页  
 
合肥工业发展两翼齐振
 
发布时间:2016/4/18  访问人数:2850
 
    过去的一年,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,合肥攻坚克难,工业经济实现逆势上扬。这一成绩的背后蕴藏着合肥推动工业发展的诸多经验。近期,本报记者深入一线,从企业发展的细枝末节中探寻合肥工业稳中有进的发展秘诀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系列报道,敬请关注。
  本报讯 工业总产值超9300亿元、圆满完成能源“双控”目标……过去的一年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我市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发挥精准调度和政策支持作用,工业总量和质量齐头并进,迈上新的台阶。
  量质齐升,总量跃居省会第9位
  过去的一年,是工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。
  这一年,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9300亿元。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5.7亿元,超越长春市,居省会城市第9位,同比增长11.3%,增速位居省会城市第2位,并连续6个月增速居全省首位。去年,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23%,较2014年提升0.7个百分点;总量比第2位、第3位的芜湖市、安庆市之和多99.9亿元。
  另一方面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。去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1%和53.6%,同比提升3个和2.4个百分点。其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五成,达54.2%。
  重点突破,十大产业现蓬勃生机
  2013年,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、四大班子相关领导领衔的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小组,围绕智能语音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十大新兴产业,充分利用合肥科技优势和创新资源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高端化。
  之后,十大产业成为合肥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去年,十大产业捷报频传、亮点频现。
  去年,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应急安全产业基地。
  同时在我省评选的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,合肥共有新型显示、集成电路、智能语音、新能源汽车四个产业基地入选,总量位居第一。
  此外,顶层设计不断完善,指导产业更好更快发展。去年,我市语音、集成电路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规划正式印发;光伏、智能制造等6个产业规划也完成评审。
  攻坚克难,能源双控顺利完成
  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,就是能源的使用情况。在总量和强度两个指标的约束下,我市既保障了快速发展,又实现了较好发展。
  据了解,省政府下达我市“十二五”期间能源消费强度指标为:单位GDP能耗比“十一五”末累计下降17%,年均下降3.66%。至2014年底,我市单位GDP能耗已累计下降19.69%,提前一年超额完成“十二五”目标任务。
  在总量目标控制上,我市虽然面对重重困难,但依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。“2014~2015年度,省政府下达我市能源消费增量指标为111万吨标煤,与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缺口,2015年我市曾连续三个季度位于全省节能晴雨表的‘红灯区’,形势十分严峻。”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  通过自我加压、精准调度,严峻形势在四季度被一举扭转。最终,2014、2015年两年我市共新增能源消费量108.15万吨标煤,低于省控目标2.85万吨标煤,并拉动“十二五”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平均增速由前三年的8.32%降至5.95%,回落2.37个百分点。
 
关于我们 | 商会服务 | 入会指南 | 联系方式 | 留言商会
版权所有:安徽省江苏商会 COPYRIGHT 2008-2009 ALL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北京路107号南翔商务中心1幢26层(北京路与西安路交口东南角) 服务热线:0551-64286712 邮编:230001